翟立宏:金融科技对接资管市场痛点

  •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外汇
  • 发表于: 2018-02-07 14:10:09
  • 责任编辑: ningdi

金融科技的嫁接和应用,可能会为解决资产管理领域的基础痛点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丨翟立宏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

  来源丨《中国外汇》2018年第3-4期合刊

  要点

  金融科技的嫁接和应用,可能会为解决资产管理领域的基础痛点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近年来迅速崛起、方兴未艾的金融科技的嫁接和应用,可能会为解决资产管理领域的基础痛点提供新的思路,注入新的动力。

  金融科技的涵义与发展的新阶段

  广义的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创新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其2016年3月首次发布的关于金融科技的专题报告中,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带来的,能够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的金融创新。具体来说,金融科技所涵盖的技术创新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科技层面,可以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交易结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的相应场景。

  科技从来都是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创新要素。埃森哲将中国内地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子金融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基于会计账务的电子化,票据等金融业务可以以电子形式实现,银行通过构建核心系统提升中后台处理效率。其标志性事件是1998年银行开始推行IOE架构。第二阶段是线上金融阶段,基于软件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其与场景的结合改变用户行为,创新服务渠道,使金融的覆盖面得以扩展。其标志性事件包括2003年支付宝的诞生,2007年中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的诞生,2012年建行“善融商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开通。第三阶段始于2016年,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国开始应用智能合约,传统金融机构开始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招商银行上线“摩羯智投”,标志着中国内地的金融科技踏入了智能金融阶段。而这一时期,也恰逢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总的来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的基础痛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规制,二是缺乏有效需求,三是缺乏持续供给。而金融科技在解决上述每个基础痛点方面,都有发挥其作用的广阔空间。

  对接痛点一:资产管理市场规制的统一与金融科技的支撑

  资产管理市场规制的不统一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资管机构在提供具有相同属性、相同种类的资管业务时,适用的却是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标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系,与资管业务综合性、跨领域特征之间的矛盾。规制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了过去这些年资管业务中存在的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对此,资管业内和监管部门也早已形成共识。

  正是基于这一共识,2017年11月17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的总体思路。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指导意见》的框架下,我国资管市场上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的状况会得到根本改善。

  那么,统一规制这一制度建设层面的任务需要金融科技提供怎样的支撑呢?规制的统一有一个关键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在资管产品统一报告制度基础上的产品信息数据库的整合统一。目前,我国各类资管机构的资管产品数据信息,分散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国信托登记结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中国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公司等不同平台上。未来,人民银行将负责统筹资产管理产品的数据编码和综合统计工作,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拟定资管产品统计制度,建立资管产品的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产品标准、信息分类、代码、数据格式,并逐只产品统计其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终止信息。在统一产品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将会加强资管产品的统计信息共享,并及时沟通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风险信息和事项。这将是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形成产品大数据的基础,将为数据库建设、运算和挖掘技术提供广阔长久的运用空间。

  对接痛点二:资管市场有效需求的培育与金融科技的运用

  经济学中的有效需求,指的是有购买意愿并且有支付能力的那一部分需求,否则就是无效的。那么,资产管理市场上什么样的需求才称得上是有效需求呢?从根本上说,资产管理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应该是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特定风险而获得收益的那一部分需求。只想获取收益,不愿承担风险或无力承担风险的需求,在资产管理市场上不是有效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过去这些年来的发展,是缺乏广泛坚实的有效需求基础的,这也是形成刚性兑付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未来资管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在打破资管市场刚性兑付的死循环之后,如何让市场不至于陷入萎缩或停滞不前,相当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从培育资管市场的有效需求入手。培育有效需求最常规、最持久的手段就是对投资者的教育。《指导意见》第六条也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无论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还是投资者教育,金融科技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要比传统的客户管理和沟通交流方式的效率高出许多。如使用用户画像技术,通过立体刻画用户投资特征、人群标签、关联网络等,实现用户理解,再通过主动和实时更新用户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实时的风险、偏好评估。运用智能触达技术,可以分别触发精确表达的需求和模糊表达的需求,并实现相应模型的应用和迭代。运用智能投顾技术,可以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资产配置、产品推荐服务。正是认识到智能金融新阶段的这一特征,《指导意见》第二十二条也专门设置了关于智能投顾的原则性规定。

  对接痛点三:资管产品的持续供给与金融科技的应用

  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第三个基础痛点是缺乏持续的产品供给。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是在资管产品创设层面上。资产是收益和风险的载体,而资管产品则是不同资产的进一步重组,也就是收益和风险的重构。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上的基础工具越来越多样化,除了股票、债券等传统的底层资产,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资管产品也逐渐地标准化为基础工具。换言之,我国金融市场里可以用于重新架构产品的基础资产其实已经非常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重要的问题就变成如何用这些基础资产重构出更加贴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做个类比,一般而言,营养咨询师并不会直接去搭配诸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基本成分,而是推荐一套包含蔬菜、肉食和水果等的食谱,其中的每一种食物都包含不同的基础营养成分。对于资管机构而言,直接去配置股票、债券和商品期货等底层资产,往往十分繁杂艰难,还可能吃力不讨好,因为其中牵涉到太多的细分市场,每个市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而借鉴营养咨询师的方法,则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路线,那就是基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乃至信托、银行理财等已有的资管产品,搭配组合出满足投资者需求和约束的不同“食谱”。这种思路就是资产管理市场里的FOF、MOM、大类资产配置等理念和相应的金融科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缺乏大量持续的底层资产的提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市场中不时出现的所谓“资产荒”。其根源在于,在传统投资决策过程中投研团队在信息搜索、数据和知识提取两个环节上成本高且效率低。在这一方面,智能金融技术的应用已曙光初现:在资产评估环节,采用反欺诈技术、大数据风控模型,或由机构定制相应的风险模型并定期调优;运用智能资产管理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或运用区块链技术,通过“联盟链”“智能合约”“穿透式监管”等技术,增强交易和资产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实现资产的全景跟踪和交易的全环节追溯;在投资决策方面,可以采用智能研报读取工具、基于图像识别与自然语义理解的金融信息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的企业信用产品和投资因子模型等等。

  以上仅是对金融科技在我国资产管理市场方面的应用所做的、基于解决资管市场基础痛点问题框架的一个例举式的简单表述。事实上,随着我国资管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金融科技在我国资管领域的应用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提升金融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理解能力,创新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金融新业态;同时,鼓励金融行业应用智能客服、智能监控等技术和设备,建立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系统。这些国家层面的金融科技规划与安排的落地实施,将会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远的支持。


相关标签:
痛点
金融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