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杠杆降了吗?

  • 来源:银行家
  • 发表于: 2018-05-15 17:40:10
  • 责任编辑: ningdi

2017年货币政策趋紧,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抬升,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是逐季走高。具体到房地产领域,在经过了2016年前三季度的飙涨之后,减泡沫、降杠杆再成主导。那么, 上市银行房地产信贷是否呈现收缩趋势?比如房贷杠杆降了还是升了?房贷杠杆的升与降对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几何?等等。

  2017年货币政策趋紧,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抬升,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是逐季走高。具体到房地产领域,在经过了2016年前三季度的飙涨之后,减泡沫、降杠杆再成主导。那么, 上市银行房地产信贷是否呈现收缩趋势?比如房贷杠杆降了还是升了?房贷杠杆的升与降对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几何?等等。本文主要基于两个指标即“规模”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判断。由于目前尚有部分上市银行2017年报尚未披露,本文以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作为观察样本。这些银行包括三个板块即4 家国有银行、9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和4家地方小型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重庆农商行)。具体的观察路径主要是,首先宏观政策和信贷环境切入, 梳理一下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环境条件,其次以上市银行总体为样本观察其房贷相对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特点。第三是观察三个细分上市银行板块(国有、全国股份制和小型)的相对变化趋势即上市银行间的个体差异。所用数据来源除了特别说明的以外,主要依据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ind资讯和上市银行年报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对个别上市银行个别年份的缺失数据,本文进行了合理技术处理。

  2017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环境:总体紧缩与结构分化并存

  本部分分析旨在为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变化趋势提供一个环境条件参照系。图1显示,虽然近三年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但M2同比持续明显下滑,2017年降至8.1%,这是近20 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唯一的在10%以下的同比数字。由此可断2017年货币政策和信贷环境进一步呈现紧缩趋势。但从其他一些相关信息看,总体上呈从紧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即引导资金脱实向虚的特点。如5年期以上金融机构一般中长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2017年微升近0.4个百分点,而按揭贷款利率则上升近0.8个百分点。

  图2显示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的信贷总体环境的结构性特点更为明显。201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杠杆增量同比呈加速增长趋势,只是由于各项贷款余额基数太大,余额同比反而略微走低。相比而言,金融机构房贷增量同比大幅走低近60个百分点,并带动金融机构房贷余额同比明显走低。由此,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各项贷款和房贷在2017年的走势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特别是增量指标,各项贷款增额同比呈加杠杆趋势,而房贷增额同比呈降杠杆趋势。这样的趋势实际上意味着,金融机构非房贷(金融机构房贷以外的信贷总称)增量之加杠杆特点明显。换言之,2017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呈现较为明显的脱实向虚的特点。因此,从总体信贷环境看,2017年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性降杠杆特点明显,其中对房地产领域降杠杆的成效还是可观的。

  图3则从权重视角给出了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的信贷环境的结构性图景。该图显示,从2016年以前的近十年的趋势看, 无论是余额权重还是增额权重,房贷权重持续提高对各项贷款杠杆水平呈现稳步拉升作用,非房贷权重则持续走低。但在2017 年,这一趋势出现反向走势,特别是增额权重的反向性更加明显,房贷增额权重掉头向下走低近5个百分点,而非房贷增额权重则是转头向上走高近5个百分点。只是此时的非房贷权重仍然高于房贷权重。由此,从权重视角给出了与前述类似的信贷环境——在2017年的金融机构信贷市场上,房贷降杠杆表现明显, 对金融机构信贷杠杆形成下拉作用,而非房贷加杠杆的走势则拉抬了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从而使2017年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呈现宏观政策所期待的结构性降杠杆特点。

  2017上市银行房贷杠杆总体特点:降势显现,压力犹存

  这部分的分析主要聚焦于2017年上市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相对于房贷总体或非上市银行的变化趋势。房地产相关贷款主要包括房贷、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其中房贷为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之和。

  同比视角:按揭贷降温带动上市银行房贷增额和余额同比在近五年里首现双降

  这一指标观察上市银行房贷相对于上市银行各项贷款或非上市银行房贷的变化趋势,目的在于判断在前述货币政策趋紧和金融机构总体信贷杠杆结构性走低的环境下,上市银行房地产信贷杠杆是否出现了伴随性的变化?

  首先从增量同比看,图5显示,2017年上市银行各项贷款和房贷同比均呈现明显的走缓趋势,增量同比走低趋势更加明显, 无论是各项贷款还是房贷增量同比均跌入负值区间,房贷增量同比走低差幅更是高达近80个百分点。余额同比虽依然在正增长区间,但增速走缓。

  需要留意的是,上市银行房贷余额同比和增额同比的双双走低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由图4知,上市银行房贷余额同比自2013~2016年持续上升,比2012年总共超过15个百分点,2017年则掉头向下走低7个百分点以上。2013~2016年房贷增额同比波动上行总共超过70个百分点,2017年则从2016年66%的高点陡降近80个百分点并收得-12.36%的负增长。由此,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杠杆走低趋势明显,对上市银行信贷杠杆形成下拉作用。

  还需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银行房贷增量同比呈现净减少的同时,非上市银行在2017年房贷增量同比收得正增长, 这意味着,非上市银行对房贷领域依然采取了较2016年更为激进的信贷扩张策略(图5)。由此,2017年上市银行信贷运行特点与前述金融机构信贷总体运行走势有很大不同。在增量上的走势差异尤其明显。上市银行各项贷款增额同比降至负值区间,呈现增量同比净减少;而前述银行业总体信贷杠杆增量同比则是净增加。这样的差异的主因是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房贷运行层面的差异所致,上市银行房贷杠杆增量同比大幅回落至负值区间,而非上市银行房贷增量同比虽较2016年走缓,但仍然收得20.27% 的正增长。

  进一步观察发现,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杠杆走低的主因是按揭贷款增量的大幅减少。表1显示,2017年按揭贷款增额相对于上年同期减少近9000亿元,而开发贷款增额较上年同期增加近5000亿元。由此,上市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在2017年的走势, 一方面存在明显分化,按揭贷款降杠杆特点明显,开发贷款则是呈加杠杆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按揭贷款在房贷中的权重远高于开发贷款,相应的上市银行房贷增量随按揭贷款降杠杆呈现收缩状态。

  综上,从同比趋势看,2017年上市银行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走势分化,特别是在增量指标上分化明显,按揭贷款增量走出降杠杆行情并带动房贷增量呈现降杠杆走势,而开发贷款增量则呈加杠杆走势。上市银行房贷杠杆的趋降引发了上市银行总体信贷杠杆的趋降。

  权重视角:增额和余额权重走势背离凸显上市银行房贷降杠压力仍存

  以下从两个细分视角进行观察:一是相对于上市银行信贷总体,上市银行房贷权重和非房贷权重的走势特点;二是相对于金融机构信贷总体,上市银行房贷权重和非上市银行房贷权重的走势比较。

  图6显示,上市银行信贷中的房贷和非房贷权重的变化路径几乎是金融机构信贷市场走势的镜像,所不同的是,上市银行房贷和非房贷增量权重自2012年开始反向变化加速,上市银行房贷增量权重在2015年中即超过非房贷权重。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增量权重降幅超过3%,非房贷增量权重升幅超过3%,但房贷权重依然高于非房贷权重。由此,近几年来,上市银行信贷之房地产投向远比非上市银行激进,即使在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权重掉头向下,但依然高于其非房贷权重。还有,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余额权重继续走高,反映其对上市银行信贷杠杆依然扮演着上抬角色。这和前述同比指标的作用形成反差。这意味着,上市银行房贷降杠杆的压力依然严峻。

  相对于金融机构信贷总体,上市银行房贷权重走势和非上市银行房贷权重走势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增额权重的差异更加明显。图7显示,房贷增量权重的作用凸显明显差异,上市银行房贷增额权重较2016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并减缓了上市银行房贷余额权重的升速,该指标仅微升不足1个百分点;而同期非上市银行房贷增量权重则上升近6个百分点,进一步强化了其余额权重的上升力度,该指标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由此,在2017年的房贷领域,非上市银行比上市银行采取了更激进的加杠杆策略, 通过增量权重指标拉升了金融机构信贷杠杆;而上市银行房贷增量权重的走低下拉了金融机构信贷杠杆水平。这也反映出,宏观层面关于金融脱虚向实的政策在房地产领域里的传导主要是通过上市银行房贷传导的,而在非上市银行的房贷层面的传导则是失效的。

  板块及个体差异

  本部分聚焦上市银行三个主要板块间的结构性差异。借此希望发现上市银行信贷投放中房地产(000736,股吧)相关贷款的变化及其逻辑的板块差异和个体特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规模指标在各上市银行间所体现的结构性差异进行分析。主要沿着两个路径进行分析,其一是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小型银行间的差异;其二是各上市银行间的个体差异。

  板块结构比较:地方上市银行房贷杠杆推升明显

  首先看三个板块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图8显示,2017年三大板块之间的走势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从余额同比看,地方小型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同比呈现明显升势,升幅为13.79%,比上年同期同比高出7个百分点。全国性股份制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同比则呈现明显的走缓迹象,比上年同期同比降幅超过15个百分点,国有银行余额同比则是比上年同期略降仅0.5个百分点。从增额同比看,地方小型上市银行的升势更加凸显,2017年同比高出上年同期150个百分点以上。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增额同比则是大幅跌入负值区间,低于上年同期110个百分点以上。国有上市银行的增额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但仍然有超过13个百分点的正增长。由此,从同比看,三个板块走势不一,地方上市银行无论是余额还是增额房贷均呈现加速加杠杆走势,全国性大中型上市银行房贷杠杆升势走缓,其中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房贷杠杆减速明显,特别是其房贷增量相对于上年同期增量净减少6000亿元, 减少近四成。

  进一步观察房贷细分指标可以发现,三大板块房贷趋势变化也存在很大差异。地方上市银行房贷杠杆的加速抬升,完全得益于按揭贷款同比的大幅增长,相比之下开发贷款则是持续降杠杆。按揭贷款杠杆的加速提高不仅对冲了开发贷款的降幅,而且带动地方上市银行房贷杠杆提速上行。(见表2)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细分因素走势同地方上市银行恰好相反。按揭贷款增量同比有上年同期的飙涨态势大幅回落至负值区间,两者差幅超过200个百分点。进而带动按揭贷款余额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以上。开发贷款增量却是由2016年的净减少飙涨1400多亿元,并带动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回升近8个百分点。(见表3)

  国有银行房贷的细分因素走势跟全国性股份制上市银行类似即开发贷款加杠杆,按揭贷款杠杆则趋于减速。所不同的是,国有银行开发贷款杠杆提升幅度更大,净增量超过8000亿元。按揭贷款杠杆的差幅则相对柔和,增量同比差幅不足80个百分点,存量同比差幅则仅有10个百分点。(见表4)

  个体差异:多数上市银行房贷助其信贷“瘦身”

  本部分观察样本上市银行之不同个体的房贷变化对上市银行房贷降杠杆的影响及程度。具体路径是借助同比差幅(不同年份之间的同比之差)比较诸上市银行房贷在2017年变化量对其信贷降杠杆的贡献度。如果同比差幅为负值表明其对信贷降杠杆的贡献度是正的,差幅值越小,贡献度越高,反之亦然,如果同比差幅为正值则表明其对信贷杠杆的抬升的贡献度是正的,差幅值越大,贡献度越高。以下分别从增额同比差幅和余额同比差幅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判断。

  首先看房贷增量同比差幅。图9显示,17家样本上市银行中有14家上市银行的房贷增额同比均为负值,表明绝大多数上市银行房贷增量在2017年的变化对信贷杠杆形成下拉作用。其中,南京银行因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中的增量连续呈现负值,表明连续两年呈现增量净减少,且2017年比2016年的净减少幅度更大,这样的变化一方面说明同比值没法在实数法则下计算,另一方面说明其降杠杆力度及其对信贷降杠杆的贡献度是诸上市银行中最大的,只是不便在图中显示。由此2017年按照房贷增量同比差幅指标对信贷降杠杆的贡献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即是南京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另外三家银行的房贷增量在2017年的变化则助推了相应行信贷杠杆的抬升。其中重庆农商行因其房贷增量在2017年由负(-40亿元)大幅转正(32亿元),其同比差幅虽无法计算,但对信贷杠杆的推升作用在三家银行中是最大的。由此2017年按照房贷增量同比差幅指标对信贷加杠杆的贡献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即是重庆农商行、常熟银行和光大银行。

  图10给出的是各上市银行房贷余额同比差幅比较情况。17家样本上市银行中有12家上市银行的房贷余额同比均为负值,表明多数上市银行房贷存量在2017年的变化对相应行的信贷杠杆形成下拉作用。按照下拉贡献度从高到低排序即是: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另外五家银行的余额同比差幅为正,表明上市银行房贷存量在2017年的变化对相应行的信贷杠杆形成上推作用,按照上推强度由大到小排序即是光大银行、重庆农商行、华夏银行、常熟银行和平安银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两家银行即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房贷增量对信贷降杠杆贡献度是正的,但其存量却对信贷杠杆形成上推作用。究其原因,存量基数过大,增量变化不足以引起存量的同向变化。

  综上,从个体差异视角看,2017年,多数上市银行房贷走势有助于其信贷杠杆“减肥瘦身”。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2017年货币政策趋紧,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贷款利率抬升,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是逐季走高。具体到房地产领域,在经过了2016年前三季度的飙涨之后,减泡沫、降杠杆再成主导。那么, 上市银行房地产信贷是否呈现收缩趋势?比如房贷杠杆降了还是升了?房贷杠杆的升与降对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几何?等等。本文主要基于两个指标即“规模”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判断。由于目前尚有部分上市银行2017年报尚未披露,本文以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作为观察样本。这些银行包括三个板块即4 家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9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和4家地方小型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和重庆农商行)。具体的观察路径主要是,首先宏观政策和信贷环境切入, 梳理一下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环境条件,其次以上市银行总体为样本观察其房贷相对于环境条件的变化特点。第三是观察三个细分上市银行板块(国有、全国股份制和小型)的相对变化趋势即上市银行间的个体差异。所用数据来源除了特别说明的以外,主要依据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ind资讯和上市银行年报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对个别上市银行个别年份的缺失数据,本文进行了合理技术处理。

  2017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环境:总体紧缩与结构分化并存

  本部分分析旨在为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变化趋势提供一个环境条件参照系。图1显示,虽然近三年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维持不变,但M2同比持续明显下滑,2017年降至8.1%,这是近20 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唯一的在10%以下的同比数字。由此可断2017年货币政策和信贷环境进一步呈现紧缩趋势。但从其他一些相关信息看,总体上呈从紧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即引导资金脱实向虚的特点。如5年期以上金融机构一般中长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2017年微升近0.4个百分点,而按揭贷款利率则上升近0.8个百分点。

  图2显示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的信贷总体环境的结构性特点更为明显。201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杠杆增量同比呈加速增长趋势,只是由于各项贷款余额基数太大,余额同比反而略微走低。相比而言,金融机构房贷增量同比大幅走低近60个百分点,并带动金融机构房贷余额同比明显走低。由此,在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各项贷款和房贷在2017年的走势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特别是增量指标,各项贷款增额同比呈加杠杆趋势,而房贷增额同比呈降杠杆趋势。这样的趋势实际上意味着,金融机构非房贷(金融机构房贷以外的信贷总称)增量之加杠杆特点明显。换言之,2017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呈现较为明显的脱实向虚的特点。因此,从总体信贷环境看,2017年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性降杠杆特点明显,其中对房地产领域降杠杆的成效还是可观的。

  图3则从权重视角给出了2017年上市银行房贷运行的信贷环境的结构性图景。该图显示,从2016年以前的近十年的趋势看, 无论是余额权重还是增额权重,房贷权重持续提高对各项贷款杠杆水平呈现稳步拉升作用,非房贷权重则持续走低。但在2017 年,这一趋势出现反向走势,特别是增额权重的反向性更加明显,房贷增额权重掉头向下走低近5个百分点,而非房贷增额权重则是转头向上走高近5个百分点。只是此时的非房贷权重仍然高于房贷权重。由此,从权重视角给出了与前述类似的信贷环境——在2017年的金融机构信贷市场上,房贷降杠杆表现明显, 对金融机构信贷杠杆形成下拉作用,而非房贷加杠杆的走势则拉抬了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从而使2017年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呈现宏观政策所期待的结构性降杠杆特点。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相关标签:
杠杆
房贷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