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孤岛 需政府市场携手打通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 发表于: 2018-02-28 14:17:59
  • 责任编辑: ningdi

个人征信机构试点工作迈入第四个年头,首张牌照终于下发了。这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值得记录的一笔。

个人征信机构试点工作迈入第四个年头,首张牌照终于下发了。这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值得记录的一笔。
央行官网日前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许可,该公司就是业内一直俗称的“信联”,这也是央行颁发的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央行还同时公布了公司法人、许可内容和有效期等信息。
信联的面纱已基本揭开,它的角色类似民间个人征信市场的“超级枢纽”,但目前信联的顶层设计和对外协调等还有待明确。同时,其他巨头的数据能否实现共享等备受关注的问题还依然没有解决,如何打通个人信用的信息孤岛依然前路漫漫,需要市场更多努力。
目前国内个人征信行业共有两大阵营,即央行征信系统和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前者以商业银行报送的信贷信息为核心,后者主要基于个人交易和社交行为轨迹。
个人征信牌照迟迟不能落地,央行此前曾经对原因作过说明,而这些原因至今并未消除。
2015年1月,央行官网公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当时,外界期待个人征信市场将全面放开,但企业望眼欲穿,牌照仍杳无音信。
2017年4月,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知对媒体介绍说,迟迟不发放的原因有好几个:大环境方面有互联网金融整顿、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空前高涨等;具体业务方面,则有“每一家机构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等。
当然,央行充分注意到了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的重要意义。万存知说:“持牌金融机构之外的领域,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难以覆盖,需要培育其他个人征信机构来做补充,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如今第一张牌照已经落地,业内各方自然可以大张旗鼓向前推进,不过依然有若干重要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信息孤岛问题就是其中关键的一个。在信用信息不共享大背景下,每个人的信用成为孤岛,好人无法被认识,坏人无法被甄别。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年四季度时,现金贷申请者共债比例还超过80%,其中的风险隐患之大无需多言。
孤岛筑成的原因不难理解,对于任何一个借贷平台而言,信用数据都取之不易,各方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以获得更多利益——这也就走到了“囚徒困境”之中。
打通数据信息的孤岛还需要市场更多努力。
从目前来看,困境似乎也正在倒逼出一批先行者。宜信旗下致诚信用此前发布一个名为致诚阿福的共享平台,除了共享宜信自身积累的贷款数据外,也与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小额信贷等金融机构合作进行数据共享。如此一来,这一共享平台就包含了日常生活数据、借贷信息、消费信息等各角度信息,借款者的身份也就得到更立体化呈现。
除此之外,数家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正在输出自身的大数据风控技术。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已经对消费金融、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开放,为合作企业提供信用评分、反欺诈信息验证及行业关注名单等服务。与此类似,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也都在这一方向有所涉猎。
此外,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政府信息的开放问题。政府数据本是个富矿,长期以来却被封存。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为推动解决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问题,已经建立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联通37个部门和所有省区市,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约22亿条。这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比起中国的人口数字来,这一数据量还远远不足,仍需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共享意识,将更多信用信息汇入这一数据库。

相关标签:
征信
孤岛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