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分期市场涌入7成新用户,阿里、OTA、持牌消金、航空公司入局参战

  • 来源:清流Club
  • 发表于: 2018-03-19 11:57:21
  • 责任编辑: ningdi

日前,航旅消金服务平台信用飞在其发布的2018春运期间分期出行相关报告中指出,71%的用户首次采用分期方式购买机票,另外仅29%的用户曾使用过分期买机票。

    文章来源:清流Club

    作者:松子

  日前,航旅消金服务平台信用飞在其发布的2018春运期间分期出行相关报告中指出,71%的用户首次采用分期方式购买机票,另外仅29%的用户曾使用过分期买机票。

  部分航旅平台从业人士认为,这组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机票分期市场的确还处在培育阶段。年轻人群选择飞机作为出行方式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刺激了分期购票的需求不断增长。

  事实上,这一点不但能从信用飞发布的报告中得出,同时也在其他消金平台上有所体现。

  例如,2018年1月左右,消金撮合平台“51返呗”上线了机票、车票分期服务,其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分期购票的用户占了出行购票用户的60%;2017年中,分期乐上线了机票分期服务,其2018年1月初数据显示,分期乐商城机票订单量曾在半月内环比增幅达到300%。

  这日益凸显的消费趋势,让机票分期这个细分市场变得“有故事可讲”,其实,不少玩家在其中角逐已久。

  OTA、持牌系、互联网系新玩家颠覆格局

  信用卡是最早进入机票分期市场的信用支付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市场中今时格局早已不同于往日。

  近两年,携程与读秒等平台合作推出了信用支付产品“拿去花”;同程推出了“程程白条”;途牛旅游网(博客,微博)推出了“首付出发”;驴妈妈与众邦银行、中银消费金融等合作推出了“小驴白条”和“小驴分期”;南方航空(600029,股吧)与招联消费金融推出了“南航白条”。

  此外,出行服务平台信用飞、航班管家均发布了分期产品;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旗下旅游服务平台飞猪引入了花呗;上市公司分期乐也在2017年试水机票分期;2018年初,51返呗上线机票分期服务。

  到目前为止,参与机票分期市场的新玩家们主要包括了OTA、出行服务平台、持牌消金公司、航空公司、互联网巨头、上市公司等几类主体。

  据了解,这类线上分期产品一般最长分为12期,大部分产品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除机票以外,拿去花、程程白条、首付游等多个产品实际也支持分期支付酒店或团队出游的旅行费用。

  当线上信用消费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这些悄悄颠覆传统信用卡模式的线上分期产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市场,扩张规模。

  据信用飞负责人透露,目前信用飞在机票分期场景的累计放贷总量已超过10亿元,覆盖客群数量超过300万,目前总体坏账率不到2%。

  数据是未来的核心价值

  不同于上文提到的积极参与者,也有一些从业者并不看好机票分期市场,选择驻足观望。

  “场景分期的出路一定在大额,”某持牌机构人士认为,正常情况下,一般国内机票分期的额度较小,信用卡或花呗等覆盖率较广的常规信贷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再做机票分期意义不大。

  “短期来看,机票分期的市场是足够大的,”51返呗CEO张杰则透露出他看好机票分期场景的理由,他认为信用卡主要切入的是线下业务及较少的线上业务,线上机票分期业务仍有空间。

  上述信用飞报告数据显示,从机票分期次数上来看,分1期、3期、12期的用户占比分别为30.7%、29.4%、32.6%,这也反映了机票分期的用户客群分为几种类型。

  “分1期和3期的用户以商旅用户为主,这些用户主要为航空公司的常旅客,年飞行次数较多,通过分期支付可缓解在航旅出行中的报销资金压力,分12期的用户偏私人旅行及探亲为主,同时这部分客群90后占比超过7成。”信用飞的业务负责人称。

  “商旅用户中客群男性用户偏多,且客户质量较高,大部分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而分12期的年轻用户群体则具有习惯分期支付、乐于尝鲜等特征,也是信用飞的核心客群。”他补充道,针对这两类不同客群需求特征,未来的想象空间不但在于为酒店、接送机、积分消费、机上购物等相关场景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在培训、娱乐、奢侈品消费等其他领域。

  另众多受访从业者观点一致的是,机票分期业务绝不只是靠直接的服务费用、息差空间来盈利,出行数据,是未来最值得挖掘的核心价值之一。

  目前的业务要点在于,如何在逐步培养用户习惯的同时,打造机票分期产品的支付便捷性和低价优势,在一众传统信用支付工具和创新线上产品中脱颖而出,这不但需要从产品角度设计便捷高效的申请流程,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票务资源、优质流量入口和低成本资金来源。

  这里有一场打不完的仗

  当一切准备就绪,机票分期市场的竞争拉开序幕,风控之战才刚刚开始。

  对所有线上信用支付类产品来说,套现都是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早在2016年,出行场景就发生过花呗、小驴白条、拿去花等产品的多起套现事件。在我爱卡论坛中,现在依然能看到许多机票分期产品的套现广告。

  某消金风控人士回忆,机票分期产品的常规套现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中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广告的形式招揽需要套现的用户,指定用户在旅游网站购买机票,将支付二维码信息转发给有真实购票需求的用户,以折扣价格将机票转售;另一种则是中介与部份票务代理等B端机构合作套现,推出低价出行套餐吸引真实购票用户或直接发出虚假机票订单骗取额度。

  早在2016年,此类套现操作的费用高达套现额度的40%。随后,消金机构在设计产品过程改变了部分业务规则。

  如提高机票首付比例以增加套现成本、增加机票验真流程、增加向机票供应商打款的账期、设置支付二维码信息不可截图转发支付、帮他人购买机票等旅游产品时需要申请人本人同在出行之列等。

  这些方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中介等套现人群又改变了策略。例如他们转而通过淘宝、咸鱼等交易平台,打出“7折购机票”等广告招揽购票客户,将机票分期额度套现。伴随着风控规则的不断升级,中介、黑产等恶意套现群体也不断更迭套现手段。

  “小范围个案尚可控制,但团伙欺诈不得不引起重视。”上述风控人士认为,机票分期平台直连航空公司的模式风险较低,几乎不存在中介操作空间,但问题是航空公司的流量入口并不如OTA、飞猪等第三方渠道的引流效果好。“

  “有时候金融机构自身的套现交易占比有多少,其实风险部门一清二楚,”他坦言,但当容忍这部分风险可以换来更大的交易量,整体业务还是可以盈利时,更重要的并非不顾一切排除所有套现风险,而是把握其中的平衡关系。

  所以,为了发掘和培育好机票分期这个新市场,诸多玩家必须在风险陷阱中小心翼翼地探索向前。实际上,不止是机票分期,所有场景分期的背后,都有一场打不完的风控硬仗。


相关标签:
阿里
分期
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