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河”西部调水的远景目标

  • 来源:新华社
  • 发表于: 2018-05-03 10:24:00
  • 责任编辑: bianji_pub1

  “红旗河”西部调水的远景目标  ——江河安澜、家园美好、人民幸福  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  “红...

  “红旗河”西部调水的远景目标

  ——江河安澜、家园美好、人民幸福

  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

  “红旗河”是将青藏高原南部丰沛的水资源调往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的西部调水课题,设计了一条干线和三条支线:“红延河”、“漠北河”和“春风河”。这项事业将成为人类发扬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壮举,将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育全新动能,成为新时代的大国重器。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开始取水,经过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到达怒江,过澜沧江、金沙江到达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继续北上穿过秦岭开始进入受水区,跨过渭河、黄河以后,沿河西走廊向西进入新疆,沿阿尔金山、昆仑山的山前平原向西延伸至和田、喀什。其中,过渭河以后,“红延河”支线穿过六盘山到达黄河以南的宁夏、内蒙古和陕北地区,最终进入延安;“漠北河”支线于龙首山下、阿拉善右旗境内开始,经狼山、阴山北坡,向内蒙古、北京方向延伸,最终进入密云水库,未来可到达辽西地区;“春风河”支线从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市附近开始,沿北山西侧延伸至新疆的吐鲁番、哈密盆地。

  根据“红旗河”总体设计中所需的大坝、隧洞、施工道路的情况和我国当前施工水平估计,全线开工10到12年可以完成,约10年通水到达黄河流域是可以实现的。

  兴利服从防洪、区域服从流域、电调服从水调。

  从受水区的角度来看,“红旗河”将至少实现以下目标:(1)依托“红旗河”河西走廊至南疆的干流河段,打通数千公里的绿洲生态廊道和沿线经济带;(2)依托“红旗河”干流河西走廊段和“红延河”将形成两个超级灌区,由于当地已有一定的人口基础、农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形成2亿亩高质量的超级灌区是可以实现的;(3)“漠北河”主要经过半干旱的内蒙古高原,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可以建设大型生态牧区,“漠北河”的终点是北京密云水库,因此,其更重要的目标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压力,为地下水恢复贡献力量,提高抵御干旱的能力,使华北地区的水资源达到更高的可持续利用水平;(4)依托“春风河”和“红旗河”干流南疆段,可以极大提高和田、喀什、哈密的发展水平,构建三个新兴城市,为各族人民谋取幸福,为边疆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华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生产超过中国1/4的粮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然而,华北平原每人每年的水资源量少于300立方米,远低于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华北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粮食高产,很大程度上依赖长期超采地下水,这是一种对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也是一种粮食泡沫。超采带来的短期好处是,会给人一种粮食安全有保障的错觉,但这个泡沫早晚会破裂。地下水位下降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抽水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另一个是可抽水量会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现在的粮食产量。“红旗河”及其支线的实施,将从改善华北水资源现状和新增高质量大型灌区两个方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水患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作为世界上洪涝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仍然是我国长期艰巨的任务。“红旗河”的建设,将成为各流域防洪抗旱的重要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红旗河”系统可以利用水库、隧洞、闸坝、调蓄湖泊等水利工程,以拦、分、蓄、滞、排等多种举措结合,精细调控、联合调度,显著增强相关区域洪水管控能力。比如,从青海玉树州至四川宜宾市的长江干流上游河段称为金沙江,平均流量4750立方米/秒。“红旗河”约2000立方米/秒的输水能力,以及相关水库的联合调节能力,可为金沙江流域的洪旱调节发挥显著作用,也可一定程度上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贡献力量。此外,由于“红旗河”干线同时经过了雅砻江、大渡河和岷江(均为金沙江支流),也将为金沙江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发挥更加灵活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四川盆地,将极大的受益于“红旗河”干线工程的实施。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约为1840立方米/秒,略低于“红旗河”的输水能力,因此,“红旗河”系统将在黄河的防洪、抗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红旗河”将以精准地服务最有价值的“点”目标和“线”目标为基础,根据未来的发展情况,再适当扩大受益面积,并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丰富具体策略,最大程度地发挥调水的作用。

  由于“红旗河”线路海拔较低(低于2500米),且黄河以前的线路均以隧洞为主,因此线路的生态影响较低。而对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红旗河”的生态效益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总体而言,“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生态效益远大于生态影响。

  国家领导人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有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

  我们要依托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依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齐心合力、砥砺奋斗,靠自己的拼搏建设新时代的大国重器,助力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富强,共圆中国梦!(S4679“红旗河”西部调水课题组高淦)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