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消费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探析与展望

  • 来源:民生银行金融同业
  • 发表于: 2017-11-22 15:28:34
  • 责任编辑: ningdi

早在20世纪初,消费金融已在西方国家诞生,并逐渐在欧美发达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消费信贷仅仅开展了十多年,消费金融市场整体还不发达,在市场规模、参与主体、产品创新、个人征信体系等方面,与成熟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一 、引 言  

       


早在20世纪初,消费金融已在西方国家诞生,并逐渐在欧美发达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消费信贷仅仅开展了十多年,消费金融市场整体还不发达,在市场规模、参与主体、产品创新、个人征信体系等方面,与成熟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消费金融具有用户范围广、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效率高、贷款期限短、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可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介绍消费金融市场,分析市场上现存的主要问题,探析消费金融ABS的发展趋势、投资价值、风险控制等问题。


二、国际市场实践经验


国际市场上看,消费金融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消费金融最早以分期付款出现,这起源于19世纪初政府出售土地、农民购买农具和城市居民购买房产等行为。此后缝纫机和汽车的分期付款极大地推动了分期付款的普及,到20世纪30年代,所有的耐用商品基本都可以使用分期付款,而且分期付款的使用人群开始转移,从低收入人群逐步向中产阶级渗透。二战后,为迅速恢复发展经济,美国政府放宽了对消费信贷的限制,并加强了法律监管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婴儿潮”超前消费的观念普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科技创新等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美国消费信贷实现高速发展。截至2016年末,美国的消费金融(不含房贷)市场规模达到 3.76万亿美元,可细分为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循环房屋净值贷款。在过去十几年期间,消费信贷规模一直伴随着美国居民消费总额持续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为美国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三、国内市场发展概览



自2009年国务院开启消费金融市场改革以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涌现多元业态、呈现“千帆竞渡、百花争鸣”的景象,参与者主要包括三大类: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平台类。其中平台类根据其业务模式在产品、风控、获客、资金等方面各自的特点,可进一步分为电商平台、分期购物平台和P2P平台三类。


1、银行

银行的消费金融模式最为简单,主要是针对银行已有的存量客户,借用原有的征信及审批模式,结合消费金融的产品特点加以改造,目前的产品主要是信用卡和各种消费类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消费贷款规模(不含个人购房贷款)为5.92万亿元,同比增速23.8%,最近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中国银行业消费贷款规模(不含购房贷款)及增速

注:银行业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存款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银行作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拥有许多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消费金融业务属于个人贷款业务的一部分,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了;其次银行金融风控经验丰富且有成熟的征信及审批模式,在风险控制及定价方面能力突出;最后,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来源稳定、资金成本低。但是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短板也很明显,一方面是审批要求严格,申请周期长,效率较低,在客户体验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消费金融的核心是消费场景,从长期来看,银行目前被动获客的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近几年银行积极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加大对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力图弥补自身短板。除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还通过搭建网上商城或者与其他商户合作,丰富自身的消费场景,增加客户流入,例如工商银行的融E购、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交通银行的交博汇。


2、消费金融公司

按照银监会统计,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资产总额1077.23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自2010年试点以来,行业已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服务客户2414万人,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2016年前三季度行业累计发放单笔5000元以下贷款的笔数占全部贷款笔数的60%。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基本客户定位为中低收入群体,审核标准一般比银行的更为宽松,贷款额度也更高。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与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同质化严重,但整体实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与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可分为银行系和非银系两类。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服务模式与银行类似,大多借鉴银行风控体系,部分借助银行的网络资源和存量客户资源来拓展客户。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中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最大,形成了教育培训类、手机通讯类、白色家电类、装修装饰类、婚庆婴幼类五大贷款渠道体系。而非银系消费金融公司则以“消费”为出发点,利用商家的天然优势,相对而言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主要客群为低收入阶层,以耐用消费品贷款为主。非银系消费金融公司以海尔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为代表。


3、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模式主要依托于自身的互联网平台,面向自营商品及开放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提供分期购物及小额消费贷款服务。审批流程便捷高效,部分采用授信额度的方式,不需要逐笔审核。由于电商在互联网金融、网络零售、业务创新、大数据等领域均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消费金融行业综合实力最强,未来也将引领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代表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


4、分期购物平台与P2P平台

分期购物平台的典型代表有趣分期、分期乐等,目标客户主要是分期购物平台上的消费者,目前针对大学生或年轻群体的市场发展迅速,分期购物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目标客群数量小、收入不稳定,且获得的征信数据量有限,分期购物平台在坏账率、客户延续性等方面将面临挑战。P2P平台的消费金融主要服务于存量P2P信贷客户及不能获得银行服务的低端人群。风控手段也比较简单,主要依靠平台的客户消费数据及第三方征信数据,但数量有限,因此坏账率相对较高。P2P平台的典型代表有拍拍贷、积木盒子读秒等。


四、消费金融ABS市场发展趋势


自2016年下半年起,我国消费信贷ABS产品迅速发展,特别是交易所ABS品种。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7年6月,当年消费信贷ABS占交易所企业ABS发行量37.6%,已成为交易所ABS市场第一大产品。如仅统计银行间及交易所发行的产品,截至2017年6月,非持牌机构发行量已达730亿,占消费信贷ABS发行量的88%左右。其中,蚂蚁金服发行的花呗、借呗系列发行量占2017年消费信贷发行量的一半以上。此外,非持牌机构还大量发行了非交易所ABS产品及类ABS产品,发行方除主流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平安普惠外,还包括了诸多暂时难以进入交易所市场的小型非持牌机构,总发行规模也很大,截至2017年6月,当年发行规模26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非持牌机构发行的ABS产品发行量和发行占比还将进一步上升。


个人消费贷款ABS的爆发式增长昭示国内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据波士顿咨询近期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中国消费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是20%-24%,2020年预计达到14万亿人民币,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近十年,中国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比例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末,中国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比例已经达到19.70%,较美国低9.80%,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金融ABS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中美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比例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人民银行


五、消费金融ABS产品投资价值


当前,我国消费信贷ABS产品绝对收益率水平较高,通常在6%以上。对于银行投资者而言,相比于贷款、非标这一收益率水平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时ABS产品还具有风险占用为20%的优势,能够有效节约资本。此外,消费信贷ABS产品期限通常较短,以1年为主,久期风险也较低。占投资市场主导地位的银行,有很强的动力投资消费信贷ABS。


六、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展望


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在支持消费金融的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产品。相关部委,包括央行、发改委、银监会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化、大数据技术、云存储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为消费金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在获客、场景、风控等方面带来新的变化,可以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审贷效率、降低违约率。随着刺激消费政策持续出台、消费金融牌照管制放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观念升级、消费金融产品和授信主体越来越多样化,我国消费金融将继续快速发展,消费金融也必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消费金融ABS也将成为我行未来投资的方向。


金融同业部刘德辉  卞晓宁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