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宝:监管的时代命题下,如何完成存管的答卷

  • 来源:中国消费金融网
  • 发表于: 2017-09-01 09:52:00
  • 责任编辑: bianji_pub1

现如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监管与合规已然成为行业的主旋律,银行存管作为其中的核心项。早在要求发布初期就已经受到了各家平台的一致重...

现如今,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监管与合规已然成为行业的主旋律,银行存管作为其中的核心项。早在要求发布初期就已经受到了各家平台的一致重视。然而,从合规整体上来看,银行存管只是合规的前提,并不是绝对的免死金牌,这是不少业内专家研究政策后得出的结论。实现存管后才是实战开始,对于已经拥有银行存管“加持”的平台,该如何打好资金存管这张牌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通过综合目前的合规现状和平台情况,将如何更好的完成银行存管这项合规利器,我们做出了一些分析:

现状:银行存管上线率不足

据行业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23日,共有585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的平台),约占同期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27.67%,其中有325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含上线存管系统但未发存管标的平台),占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5.37%。

6月15日,国资背景互联网金融平台国金宝宣布正式银行机构签署资金存管协议。这记合规重拳的落下,意味着国金宝合规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资金安全再上新阶。据国金宝合规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则,平台已进入系统对接阶段,正式上线后,所有资金交易将在银行全程流转,平台资金和用户资金严格隔离,平台无法直接触碰用户资金,保障了资金流转环节的安全性。

越来越多的平台迅速“登岸”,昭示着这个行业的走向。实际上,伴随着互金监管的加料加码,资金存管不仅是正规机构的“防火墙”,也是整个行业的“试金石”,更成为普罗百姓用钱袋子投票的“硬指标”。

然而,行业平台基数很大,完成银行存管的却仅仅占比三成不到,这不仅意味着绝大多数平台并没有完成这一硬性指标,背后更折射了行业的复杂,管理的艰难,银行的门槛,以及大众对于行业的持续观望。

问题:怎样打好资金存管这张牌?

眼下,虽然整改最后的查验期延期一年,但冲刺的号角依旧响彻其中。此前那些“抢跑者”(条例初期完成银行存管的平台),能否赢在起跑线上?已经获得银行“加持”的平台,是否就有完全的免疫力,可以高枕无忧?由此,对于行业秩序和大众教育而言,绝对意义上的“免疫”并不存在,相对而言的平台安全性提高是肯定的。

“银行存管只是合规的前提,并不是绝对的“免死金牌”。这是大多数行业专家得出的结论。诚然,合规之路远无止境,上线银行存管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的始发点,而不是结尾。有平台负责人在接受行业记者采访时指出:银行存管不是我们想象中“接入了就可以”这么简单的,后期存在着大规模的客户迁移、旷日持久的体验优化工作,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使得服务体验大打折扣。据调查,此前部分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在大规模客户、资金流失面前表现出畏缩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就是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存管的实质意义,没有打好资金存管这张牌。

“面对未来发展和市场挑战,我们不曾有丝毫懈怠”,国金宝合规负责人坦言,届时接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后,银行为平台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系统,并为投资人和借款人开设独立的个人银行存管账户,进行分账式管理;与此同时,银行将根据出借人、借款人发出的指令和合同约定,确保对该项资金的使用、划付进行管理和监督,银行存档的所有资金都有流水记录,操作透明,监督有效。

无论是银行方面的监管体系、平台方面的用户管理,还是两房共担的双向技术合作,都为资金存管合作设立了一整套标准。未来,在合规道路上,国金宝还将推出更完善的投资服务,提高投资者的服务体验。

结论:存管之下,行业必会迎来黄金期

行业分析师表示,“此前种种都像是练兵,资金存管后,才是实战的开始”。银行资金存管,更像是一面“明镜”,映照出平台的实力、担当和责任,而非肆意发展的“护身符”。但是,如果没有这张“入门券”,也就只有退出舞台的下场。

可以预知的是,强监管时代之下,会有平台选择退出或者转型,互联网金融行业要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根本要义是把用户的核心需求放在首位,银行存管系统上线即是核心要素之一,而最终的解决之道,仍是要回归帮助用户解决财富增值的问题。平台需利用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持续地多层次、多角度满足用户对综合收益和安全的双重需求。此时,关乎合规的时代命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相关标签:

延伸阅读